在几十年的学校工作中,我积极主动参与了多项与学校和科研有关的实践学习和尝试,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勇气,为我的科研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
早在1964年暑假,曲阜师范学院附中王贯一校长要我设计学校的供电线路。因为在曲阜这种农村地区,那时能够用上电的很少,专业的具有设计水平的电工更少,所以王校长把这个任务交给我这个学物理、教物理、“懂电”的人。殊不知,生活电路我也不是很熟悉……但是,考虑到学校的需要和领导的信任,我大胆地接受了任务,并开始考虑如何设计。我首先查阅学习有关的电工知识,特别是联系实际的施工规范,再了解学校的实际用电情况,动力总容量,照明总容量,总容量,包括动力用电——水塔电机、电磨坊电机、木工电锯电机等;照明用电——学生教室照明、学生宿舍照明、教师办公院、教师单身宿舍、教师家属宿舍等……总之,非常认真地实地考察、查阅学习、分析论证。然后依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和安装规范,开始设计供电电路,其中最主要的是要考虑三点,一是负荷的均匀分配,二是考虑师生学习、工作的时间不同的特点对供电的影响,三是在节约的前提下考虑线路布局的合理性。设计好线路以后,我和马长久老师一起,利用暑假与请来的电工师傅施工完成了学校供电线路的改造。
能够运用自己所学为学校做贡献,我感到高兴和自豪。这次学校电路的设计和安装,更加丰富了我的电工实际知识,加强了对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解,也使自己更加深刻地认识了实践操作在生活和科研中的重大意义。后来,我就有意识地加强实践能力的学习和锻炼,对我后来解决实际中遇到的科研课题,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。
1967年,学校停课,没有事情做,我确定到曲阜师院机械厂劳动学习。厂长是师院物理系原实验室主任于学功老师,他答应了我的要求。于是我就每天跟他上班,夜班也是如此。他的能力很强,什么都会,我跟他从皮带车床到C616,C618等各种车床(当时还没有数控机床),以及铣、刨、磨床,我都学习操作。工人师傅对我非常好,非常耐心地教我操作。直到现在,我仍可以自己独立地进行简单零件的车加工。同时我也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学习与机械、电气有关的知识,并想法与物理学的力学电学知识相联系。有机会我还去铸造车间,锻打车间,向师傅学习。
后来我又联系到曲阜电机厂劳动学习,参观或实际操作电机生产的主要工序,例如参观电机的机壳、端盖及轴的机加工过程;电机的转子铁芯、定子铁芯的冲制与压装过程;同时动手操作定子下线、或转子下线(线圈的绕制、焊接),线圈的检验、绝缘处理等,以及电机的组装,电机的成品试验(对地绝缘电阻、耐压试验、匝间冲击试验、负载试验等)。我虚心地向师傅们学习,有些师傅,知道如何干,但是不知道原理是什么,他们又让我给他们讲讲道理。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,我向实践学习,向工人师傅学习,学到了很多原来不会的实践知识,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为我后来进行日光灯复制,研制电动机的断相保护器奠定了基础。也丰富了我以后给学生讲课的实践内容。
同时我和工人师傅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,后来我调到济宁师专工作,于学功老师调到济南去山东教学仪器厂做厂长工作,我只要有机会回曲阜,去济南,总要去看望他们。谢谢曲阜师院机械厂和曲阜电机厂的领导和工人师傅们,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一段非常有意义的自觉进行的劳动学习。
在附中及到济宁师专工作,开始的一段时间,我一直负责学校的广播室。每天定时开机,播送早午新闻及新闻联播。后来由学生会成立管理广播的小组,但是我仍然负责解决技术问题。所以逐渐学习掌握了修理扩音机的技术,那时应用的都电子管的机器,一般问题都能自己处理解决。后来,逐渐的有同学宣传出去,结果学校周边几十里的农村一旦广播出现了故障,都到学校找我去解决。不论什么时间,只要不影响给学生上课,我立即骑车出发。那时觉得,我能利用自己的一点技术为农民义务服务是很高兴和自豪的事情。而且也锻炼了自己,是提高自己技术能力的好机会。为他们义务解决了故障之后,他们高兴感激的表情难以言表。我和他们也建立的深厚的友谊。
经过多年的实践,我也注意积累了一些经验,例如,当时农村扩音机出故障,一般是以下三种情况较多,一是电源、整流部分,常坏的是5Y3整流管,或者是20微法的电解电容;二是功放部分,6V6放大管出问题;三是高音喇叭出问题,最常见的故障是音圈烧了或者是磨断了.我去之前,先请他们说说出了故障以后的现象,一般就可以判断出现问题所在.早做准备,购买配件.
在学校负责广播室,是一件责任心很强的工作.开大会时,为了保证开会时,不出意外,那时广播室离开会地点都是很远的,我都是提前到会,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,同时准备二套设备,一旦出了问题马上切换以保证大会正常进行.现在回想起来,参与这些工作对我来说,实际上是一个应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.应用最多的方法有观察测量法,因果关系分析法,等效替代法等等。
再后来,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,据我们物理系家住农村的学生说,现在农村有了柴油机、电动机。但是,由于供电不及时,经常是需要电时不供电,不需要时反倒供电。因此急切需要发电机。希望我们物理系的教师能设法帮助他们解决这一难题。
看到他们渴望的目光,我暗下决心,一定要攻克这一难关,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。为此我查阅了相关的资料,在参考、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,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预案。针对电动机与发电机从结构上互为逆反,而电动机有一点剩磁的特点,让柴油机带动电动机实现发电还是可行的。经过一番紧张有序的准备,此项实验于一个周日的下午,在办公室前的庭院里如期进行。我们用学校的一台柴油机和电动机,利用日光灯上的电容器可以造成三个相差的原理,来实现柴油机带动电动机使之发电的功能。由于构思合理,准备充分,使试验一次成功。当标志着发电成功的灯泡亮起来时,围观的师生中,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,我也禁不住热泪盈眶。
这一试验的成功,深受农村同学的欢迎。之后有一些同学,经常邀请我去他们的家乡,推广这一试验,解决了农村中存在的用电问题。从这件事情中,我深深地体会到能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为农村服务,是一件很值得庆贺和自豪的事情。
总之,生活和科研中往往有许多需要我们想办法解决的问题,需要我们动手、动脑,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科学方法。这些问题的解决让我感到自己的价值,也逐步积累了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和信心。感谢生活,是生活给予我们这劳动和创造的机会,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充实和美好!